大明六年(462年)四月,宋孝武帝刘骏得知容貌美丽的殷淑仪去世后,悲痛万分,不仅追封她为贵妃,甚至还赐谥“宣”。
要知道,南北朝之前,有谥号的皇后极少,更何况还是一个妃子,可见殷淑仪在宋孝武帝心里的地位。
除了谥号,宋孝武帝还给殷淑仪举办了江南有史以来最为隆重的葬礼,并更大加赏赐哭的最悲伤的臣子。
而自殷淑仪过世后,宋孝武帝就精神恍惚起来,每天睡觉前,都要倒上一杯酒祭奠一下,喝完后还痛哭不止。
宋孝武帝(图源:影视)
随着思念的增加,宋孝武帝打算效仿汉武帝招魂,意图和殷淑仪阴阳相见,而后又将存放殷淑仪的棺材做得像抽屉一般,想的时候就拉开棺材一睹遗容。
因长期思念,宋孝武帝身体日渐消瘦,最终一病不起。
大明八年(464年)闰五月二十三日,刘骏病逝于玉烛殿,年仅三十五岁。
从对殷淑仪的思念来看,宋孝武帝所作所为堪称一个情种,但如果从宋孝武帝的子嗣和后宫来看,就是一个好色如命的人。
是的,宋孝武帝一生有二十八个儿子、八个女儿,虽然不是孩子最多的皇帝,却也能挤进历史前十了。
宋孝武帝女儿山阴公主和刘子业
考虑到宋孝武帝仅仅活了三十五岁,如果能活到六十岁,怕不是还能翻一倍。
从这个方面来看,宋孝武帝的确好色如命,史书记载,只要是宋孝武帝看上,无论亲疏贵贱,都要召入宫中,甚至在太后宫内都肆意临幸宫女,因而被人误解和太后不清不白。
因而宋孝武帝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好色之徒。
但宋孝武帝可不只是一个纵欲好色的昏君,相反其能力强悍的要命,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君主,在位期间锐意改革,不仅影响了南北朝百年的历史格局,更影响后世千年,如果活的久一点,在历史的地位肯定比现在还高。
01
刘骏是宋文帝第三子,字休龙,自小聪明伶俐,且能文能武,算是宋文帝比较优秀的儿子之一,可惜他不是嫡长子,而且不受宠爱,如果没有意外,是真的轮不到他当皇帝的。
九岁那年,刘骏就被外放出镇湘州,而后又出任雍州刺史。
当时的雍州可不是什么好地方,各个蛮族不断骚扰城池,刘骏在上任路上就被当地反叛的蛮族截道,可想而知雍州是个什么样的状况。
雍州位置
当时不过十六岁的刘骏上任后着手治理雍州,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:
襄阳有六门堰,良田数千顷,堰久决坏,公私废业。世祖遣秀之修复,雍部由是大丰
而除了内政,刘骏在征讨蛮族方面同样出色,任用雍州豪族和寒人武将如沈庆之、柳元景、宗越、沈法系、颜师伯等人,先后平定了缘沔诸蛮、驿道蛮、郧山蛮等雍州蛮族。
三年征战,彻底让刘骏在雍州树立了权位和威望。
或许是树大招风,治理雍州后不久,刘骏又被调任为徐州刺史。
正值宋文帝第二次北伐,此前北伐失利,北魏南下反攻,兵临彭城,而驻守彭城的刘义恭却打算弃城逃跑。
二次北伐
弃城失地,任由百姓被掳掠,刘骏做不到,拦着刘义恭,说出了“必与彭城共存亡”的豪言壮语。
刘义恭无奈,只能和刘骏守卫彭城,而领兵攻城的拓跋焘眼看攻不下,只能绕过彭城南下,这个期间,刘骏还亲自领兵火烧北魏辎重,且救了被北魏军俘虏的刘宋百姓。
只是立下如此大功,依旧未能得到宋文帝欢心,不管是在建康的姻缘人脉还是和宋文帝受宠程度,始终比不上其他皇子。
02
宋文帝晚年,打算废太子刘劭,历来废太子必然伴随一阵腥风血雨,更何况刘劭还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,牵扯的势力实在太多了,宋文帝一直犹豫不决,倒不是犹豫怎么废,而是犹豫立谁。
当时的人选是南平王刘铄、随王刘诞、建平王刘宏三人,至于刘骏?不在考虑范围内,也可以看出刘骏在建康的确不受关注。
但拖得越久,废立就越困难,因为刘劭已经知道了,前有汉景帝废太子刘荣和汉武帝废太子刘据的前车之鉴,他岂能坐以待毙,心一狠,就打算弑君。
元嘉三十年(453年)二月,刘劭弑君自立,改元太初,并且将弑君罪名嫁祸给徐湛之、江湛等人,而后就称病不出来。
宋文帝
靠着一手演技加上大肆封赏,暂时稳固了局势。
至于刘骏,此时还不知道父亲被弑,正以南中郎将、江州刺史带着沈庆之征讨蛮族,而刘劭为了安抚刘骏,就派正在建康述职的南中郎典签董元嗣告诉他京城动乱的情况,并将宋文帝之死归咎于徐湛之等人。
而董元嗣却将实情告诉了刘骏,刘骏大为震惊,虽然愤怒老哥的弑君悖逆之举,但也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次机会。
先派董元嗣奉表入朝,以表示对刘劭的拥戴,借以麻痹他,而后则召回前线作战的沈庆之,准备起兵讨伐。
至于刘劭,根本不相信刘骏是诚心拥戴自己,一边假意封赏,一边则拉拢沈庆之,要求沈庆之杀死刘骏,夺取兵权。
然而刘骏对沈庆之有知遇之恩,根本不想帮助刘劭,反而继续帮助刘骏筹划。
整顿兵马后,刘骏在江州起兵,并向天下发布檄文,号召各镇起兵,一时间各镇云集,反刘劭政治联盟成立。
刘劭之乱
而刘劭则开始紧锣密鼓的安排防守起来,本来刘劭的安排是合情合理的,却遇到刘义恭这个大坑,居然劝阻刘劭利用水军优势直接出兵的好机会,错失了战机,放任刘骏大军长驱直入。
至此,刘骏得以进驻建康城外的新亭,而双方在新亭爆发了激烈的对战,随着战局的变化,刘劭这边不少将领选择了投降。
至于刘义恭,看刘劭势颓,直接抛下家眷投奔刘骏,遗留在建康的十二个儿子全被刘劭处死。
逃出去的刘义恭带着一帮人劝刘骏登基,是为宋孝武帝,并一鼓作气,攻进建康城。
虽然灭了刘劭,但皇帝位置不好坐,刚刚即位的宋孝武帝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烂摊子。
但宋孝武帝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,靠大赦天下笼络臣民,缓和矛盾,而后封赏功臣及安抚宗室贵戚,并追改刘义隆谥号和庙号,暂时稳定人心。
但接下来他得面对讨伐刘劭的政治联盟,比如刘义宣,对于这位叔父宗室,宋孝武帝表现相当尊重,且极力讨好,让他入京辅政,且一次又一次忍让刘义宣的傲慢无礼,甚至不惜放下皇帝颜面妥协。
宋孝武帝的妥协没有换来刘义宣的支持,反而激起刘义宣的野心,最终爆发刘义宣之乱。
刘义宣之乱
不过刘义宣之乱很快被平定,对于反叛的人员,宋孝武帝处置也可圈可点,除了几个核心同党被诛杀之外,其余参与人员全部赦免,稳定了人心。
至此宋孝武帝登基初年的威胁势力彻底被消灭,也得以让宋孝武帝得以施展拳脚,大力改革。
03
和父亲宋文帝的施政方向不同,宋孝文帝在位期间,主要是内政上的改革。
别看刘宋立国三十多年了,但制度上大部分还是延续两晋那一套,宋武帝立国,在位时间又短,根本来不及什么变革,制度方面的改进重担则交给二代皇帝手上。
但宋武帝死后,刘义符被废,宋文帝在位期间,主要是在经济方面入手,开创了“元嘉之治”,但在制度方面没有太大的建设,因而宋孝武帝皇位稳固后,着手开始内政制度的革新。
别看宋孝武帝登基后在后宫玩的哈皮,但在治国方面一点都不含糊,除了继续宋武帝之前搞的土断之外,足球直播宋孝武帝在其他方面大刀阔斧改革,当然,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甚至不少改革延续至今。
彻底掌握禁军
首先就是禁军的改革,设立直閤将军制度,此前因刘义符无兵权被废,上位的宋文帝开始对外姓大臣严加防范,以宗室和门阀士族共同掌权的方式来平衡朝中势力。
刘义符被辅臣所废
但没想到因彭城王刘义康专权打破了这一平衡,刘义康被杀后,宋文帝开始对宗室严密防范,采取的措施是加强东宫禁卫,没想到却导致自己被太子弑杀。
因而宋孝武帝继位后,立即加强禁卫军权,将禁军指挥系统交给了制局监,而制局监高层又都是宋孝武帝提拔的寒门武人,他们的权位都是来自宋孝武帝,自然对他忠心耿耿。
这一招直接架空原先禁军权力,至此禁军彻底被宋孝武帝掌握。
地方官三年轮换
掌握禁军确保自身安全后,宋孝武帝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,首当其冲的就是地方官三年轮换制。
魏晋时期,地方州郡官员都是世家大族把控,而且一任职就是六年,很容易阻碍官员升迁,更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过大的问题。
而宋孝武帝则规定,官员任期年限改为三年,三年一换,这次改革彻底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官制,甚至一直延续到宋明清,直到今天,地方官轮换制也一直存在着。
南北朝士族
但轮换制,做官的始终还是世家大族,为了打击士族,宋孝武帝开始大力提拔寒门、遏制世家。
奠定寒人掌机要局面
实际上从东晋末年,寒族已经开始崛起,但始终未能打破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。
本来宋孝武帝就是靠寒门拥戴成就帝业,因而上位后,开始大力提出身不高的寒人,比如沈庆之、柳元景、沈法系、颜师伯等人,让他们身居高位,开启了南朝寒门武人出将入相之先河。
法兴与典签戴明宝、蔡闲俱转参军督护。上即位,并为南台侍御史,同兼中书通事舍人。法兴等专管内务,权重当时
而围绕寒人,宋孝武帝又推行利用寒人典签控制宗王和地方官的典签制。
所谓典签制,就是利用寒门士子担任州镇典签,由他们传递地方和朝廷之间的消息,并负责监督地方,且拥有随时上奏的权力,官小权重,削弱地方地方势力。
官小权重,削弱地方地方势力
至此,宋孝武帝奠定了南朝“寒人掌机要”的政治局面。
开创死刑复核制
而在刑法方面。宋孝武帝又开创了影响后世数千年的死刑复核制度。
此前死刑终审权都是交给地方的,但宋孝武帝规定,所有的死刑都要上报皇帝,形成了死刑复核制度,而这一制度也被后世的隋唐所继承,并且继续延续下去。
虽然宋孝武帝性格一般,也喜欢屠戮,但这条制度在法学意义上是相当伟大的,既加强了人权保护也加强了中央集权。
更妙的是宋孝武帝非常喜欢亲临律政,在位期间多次在华林园听讼,要么就去丹阳尹那里旁听,这也成为宋孝武帝事必躬亲的缩影。
03
靠着一系列的改革,宋孝武帝彻底坐稳了皇位,也是南北朝少有的政治强人。
前面说了,刘宋是建立东晋之上的,自然延续了东晋的一些政策,东晋时期,皇权旁落,门阀士族掌权,即便刘裕代晋自立,但行政系统还是东晋那一套,皇权只能是有限的恢复。
而刘宋时期,帝王们不仅要继续面对门阀士族对皇权的威胁,更要接受来自地方藩王势力的挑战,甚至藩王和门阀联合,意图夺取皇位,因而南朝的皇帝位置并不好坐,谁稍有不慎,就是身死,因而南朝出现了一堆被废杀的小皇帝。
刘子业(南朝被废杀的皇帝实在太多了)
说实话,没有足够的政治手腕和能力,是无法掌控这种混乱的局势的,因而在南朝,想要坐稳皇位且能连续统治十年以上,实属不易。
而整个南朝在位时间超过十年的有几个呢?仅有宋文帝、宋孝武帝、齐武帝、梁武帝、陈宣帝五人而已。
所以从某方面来看,宋孝武帝本身能力其实不算差,甚至可以说得上高明且有手段。
当然,宋孝武帝也并不是那么完美,其私德确实有点差,喜欢给大臣取外号,又比如杀沈怀文和周朗,此前这两人上书骂他,心高气傲的宋孝武帝怎么能忍,但又不能立即下手,只能等机会。
直到几年后以装病和不守丧为由赐死他们,也算是宋孝武帝的小心眼。
除此之外,宋孝武帝还残忍好杀,但多半都是对豪门士族和宗室罢了,但诛杀很少夷三族,多数是赐死一个人或者杀其家近亲男丁,其目的都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和加强中央集权而已。
宋孝武帝时期最大疆域
至于百姓,除了屠广陵的黑历史之外,其他方面倒是可以,喜欢听讼和减税,也积极赈灾。
但别看宋孝武帝私德一般,但却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和驭人之术,刘宋几位皇帝里,真正能够让军队绝对忠诚的只有宋武帝和宋孝武帝,哪怕是宋文帝都没有。
哪怕死后刘子业诛杀了刘义恭、柳元景、沈庆之等人,这些武将都没反。
但刘彧弑杀少帝后,天下皆反,因为他们真的忠心于宋孝武帝:
薛安都:我不欲负孝武
邓琬:身南土寒士,蒙先帝殊恩,以爱子见托,岂得惜门户百口,其当以死报效
萧惠开:荷世祖之眷,今便当投袂万里,推奉九江
另外奢侈好色也是宋孝武帝身上的标签,这点没得洗,有一说一,宋孝武帝的娱乐生活相当丰富,骑马打猎、纵欲好色,样样不落,但不妨碍他治国,况且宋孝武帝是南北朝时期少数比较勤政的皇帝。
一边纵欲享乐,一边事必躬亲,直接拖垮了宋孝武帝的身体。
04
大明八年(464年),宋孝武帝驾崩,但身后名却不怎么样,甚至其所作所为,被冠上了“桀纣之行”。
一方面是死后继位的是刘子业,刘子业虽然胡闹,但继续贯彻父亲加强集权的思路,最终被杀,继位的又是旁系的刘彧。
为了显示自己天命,自然对宋孝武帝没啥好感,默许一些对宋孝武帝的流言蜚语。
当然刘彧是默许,真正让宋孝武帝名声烂大街的是《宋书》的作者沈约。
宋书
沈约的父亲沈璞当年因掺和刘劭之乱,且支持刘义宣的造反,被宋孝武帝砍了脑袋,沈约自然怀恨在心。
本来沈约在《宋书》对宋孝武帝时期的各种改革、事必躬亲以及多疑、暴行之事都进行了如实的记载,按照正常的结尾,至少给宋孝武帝一个五五开的评价。
但沈约却在阴阳怪气评价宋孝武帝,说“孝武帝大明时代民不堪命”、说“桀纣之行”等等,又来一句“虽有周公之才之美,犹终之以乱,何益哉?”
一句话否定了宋孝武帝本身该有的评价。
不过,沈约人品也不怎么样,刘彧时期大肆屠戮,真正民不堪命的时候,也没看他怎么劝谏,而后南齐建立,深受齐武帝父子亲近厚待。
但在齐明帝萧鸾屠戮齐武帝子孙的时候,他也没干啥,反而劝萧衍代齐极其起劲,并参与害死废帝齐和帝之事。
或许是做了亏心事,沈约居然梦到齐和帝向他索命,为了保命,居然让道士写符箓说杀齐和帝是萧衍干的,和自己没关系,这话就传到萧衍耳里,萧衍虽然暴怒,但没杀他。
至于沈约,不久就被吓死了。
所以说,沈约人品不怎么样,而且和宋孝武帝有杀父之仇,在《宋书》的立场自然也就那么一回事了。
宋武帝
至于宋孝武帝到底如何,大家见仁见智。
在我眼里,宋孝武帝是一个好色、奢侈,但文武双全又极其勤政的帝王、胸怀大志、醉心改革,其在刘宋王朝的地位应该类比西汉的汉文帝和汉景帝,干的都是加强集权稳定内部的事情,算是刘裕最强的子孙了,只是太短命了。
要是能和老爹宋文帝一样在位三十年,上限至少是和北魏太武帝一样的,且能恢复宋武帝时期的版图。
可惜短寿足球直播,后世继承的偏偏又是刘子业、刘彧、刘昱等人,彻底败坏了宋孝武帝留下的基业,尤其是刘彧,让整个南朝失去了淮北之地,至此落入北朝下风,更让宋孝武帝身后风评被害。